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易学启蒙小传序淳祐八年七月 宋 · 税与权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六五
《易》,函万象者也。
三《易》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
至孔子时,《周易》独存,汉、魏诸儒颇纷错之。
朱文公采二吕氏、晁氏所传,著《易本义》,釐正文王、周、孔上下经与《十翼》,共十二篇,而各还其旧。
又以伏羲先天理数之原,特于《易学启蒙》而抉其秘。
图象咸本诸邵氏,间与袁机仲谈后天《易》,则谓尝以卦画纵横反覆求之,竟不得文王所以安排之意,是以畏惧,弗敢妄为之说。
与权曩从先师鹤山魏文靖公讲切邵氏诸书,乃于《观物篇》得后天《易》上下经序卦图,反覆视之,皆成十有八卦,然后知《乾》、《坤》、《坎》、《离》《、颐》、《中孚》、《大》、《小过》不易之八卦,为上下二篇之干;
其互易之五十六卦,为上下二篇之用。
汉扬子云文王重《易》六爻,互用两卦十二爻。
唐孔颖达亦谓验六十四卦,二二相偶,非覆即变。
孔子就上下经名而序其相次之义,非邵氏此图,则后天《易》之旨,千载不明矣。
窃尝因此图而推之,上下经皆为十八卦者,始终不出九数而已。
九者究也,万类盈物于天地间者,究之象也。
是故《易》以十八变而起卦,《玄》以十八策而生日。
大抵《易》六十四卦,不越《乾》、《坤》奇偶之九画,而《乾》、《坤》奇偶之画,又重为二,九而穷,穷则变,故《革》在先天当十八,二九之究也;
在后天当四十九,数之极也。
四十九而《革》去故,五十而《鼎》取新,开物于寅,帝出乎震,而循环无穷矣。
盖天地五十有五之数,《河图》、《洛书》实互用之。
《先天》则《河图》之九,而分左右,皆叠二九而周乎六十四。
《后天》衍《洛书》之九,而分上下,亦合二九而总乎三十六。
邵氏此图,岂非明羲文之《易》,同中异,异中同也欤?
呜呼!
孔子《杂卦》一传,专以反对而发后天《易》互用两卦十二爻之深旨也。
学者潜玩《杂卦》,而参以子云、颖达之说,则于邵氏此图,信其为写出天地自然之法象矣。
朱文公殆亦留斯义以俟后人邪?
辄不自揆,敬述而申之,曰《易学启蒙小传》。
淳祐戊申中元日巴郡税与权序。
按:《易学启蒙小传》卷首,通志堂经解本。
邵闻礼等故母通义郡太君蒋氏可赠永宁郡太君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九○、《净德集》卷九
敕具官某故母某氏:生则养之以礼,没则显之以恩。
人子欲报其亲,朝廷推而成教。
此郊祀庆成,所以讲褒赠之典也。
以尔生名臣之家,为吉士之配。
母道之懿,著于德门
庆源之深,衍至世嗣。
其新汤邑之赐,进易郡封之名。
泉壤虽幽,尚歆宠贲。
回贺王敏甫学士馆职 宋 · 杨杰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四○、《无为集》卷一一、《永乐大典》卷二○四七九
窃审光被宠恩,进膺华秩,自闻成命,弥切抃心。
伏以图箓秘藏,上帝名之册府
贤能丛聚,前古谓之蓬山
岂徒收校籍之勤,盖所重育材之地。
文章翰墨,得士为多,辅弼公卿,由此其选。
时髦显擢,舆论佥归。
恭惟判院学士国器宏深,天资茂粹。
䌽衣就养,业诗礼以趋庭;
青云致身,角英雄而入彀。
识高众誉,名重上知。
方挺秀于相门,再假途于儒馆
金匮石室,雠千载之遗文;
钿轴牙签,传一家之旧物。
经纶有素,步武曷量,固宜自负以轩昂,敢谓不遗于鄙贱。
连城至宝,过僻陋以暗投;
万里亨衢,知扶摇之远到。
铭深肺腑,留示子孙。
三易备遗序至元三十年十二月 宋 · 林千之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五一、《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六三、《经义考》卷三九、民国《平阳县志》卷四八
自昔圣智开物,必有为之先者。
圣人有作,天不爱其道,发祥阐灵,无复隐秘。
圣人则而象之,天地阴阳之情,始为天下泄。
此《河图》、《洛书》,天所以开圣人,而圣人所为画卦以开天下后世也。
《大传》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是《图》、《书》并出于伏羲之世矣,其言《河图》示羲,《洛书》赐禹者,非也。
《周官》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是八卦已重于伏羲之世矣,其言文王重之者,非也。
秦燔六籍,《易》以卜筮之名得全,然坤乾之义、夏时之等,吾夫子已叹杞、宋文献之不足證,则二书不待至汉而亡久矣。
水檐朱公博极群书,尚友千载,绝识异解,玄感冥契。
自初年于邵子之书有所悟入,著《邵易略例》若干卷,首明《河图》、《洛书》之辨,以为孔安国、马融、郑康成、关子明诸儒皆谓自一至十为《河图》,自一至九为《洛书》,惟刘牧反是,非无见而然也。
案《春秋纬》:《河图》之篇有九,《洛书》之篇有六,河以通乾出天苞,洛以流坤吐地符。
《河图》本于天,宜得奇数而居先;
《洛书》本于地,宜得偶数而居后。
此其所据依以为左验者也。
由是因往顺来逆之八卦,推五行纳音,以明四十五数之为《河图》,因起《震》终《艮》之八卦,推五行生成,以明五十五数之为《洛书》,而三《易》之大纲定矣。
连山》,《易》也,贾公彦谓《连山》作于伏羲,因于夏后氏夏后氏之《易》不可见,即伏羲之《易》可见矣。
夏时之行,自汉《太初历》至于今未之有改。
《连山》之《易》不可见,即春首纯艮之义可见已。
《说卦》曰「《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成始也」,又曰「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
子虽以此一节为明文王之卦,要之首《艮》之秘,固已具于所成始、始万物之两言。
是以述《连山象数图》以备夏后氏之《易》之遗。
《大传》曰「显诸仁,藏诸用」,《说卦》曰「乾以君之,坤以藏之」,贾公彦《周官疏》曰「《归藏》以纯《坤》为首,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
案《归藏》,黄帝《易》也,商人用之。
黄帝大桡作甲子,使泠纶造律吕。
日辰有十干十二支,而其相乘之数究于六十;
律吕有五声十二律,而其相乘之数亦究于六十。
《乾》老阳之策三十有六,《坤》老阴之策二十有四,此六十也;
《震》、《坎》、《艮》少阳之策三十二,《巽》、《离》、《兑》少阴之策二十八,亦六十也。
稽之以纳音,定之以策数,巳、亥为阴阳之终,子、午为阴阳之始。
六甲纳音遇己亥、子午之间,阴阳终始之际,数必定,音必藏,交则生生之机不息,藏则化化之迹不露,一象一数,莫不与《图》、《书》合。
是以述《归藏象数图例》,备商《易》之遗。
八卦之象不易者四,反易者二,此以六变而成八也。
重卦之象不易者八。
反易者二十有八,此以三十六变而成六十四也。
其说尚矣,未有究先天后天之体用,因象数之合以验羲文之合者。
《乾》、《坤》之体不互;
《图》、《姤》、《剥》、《复》具乾坤之体,不互;
《既济》、《未济》具《坎》、《离》之体,不互;
其馀互体,为卦五十六。
其说尚矣,未有悉以繇辞、爻辞、彖象之辞證之者。
是以演《反对互体图例》,备《周易》之遗。
公于三《易》,可谓补苴隙漏,张皇幽眇,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者矣。
抑公之于《图》、《书》,非求于文公先生之说异也。
先生释「圣人则之」之义,曰:「则《河图》者虚其中,则《洛书》者总其实。
虚五与十者,太极也,则虚其中者亦太极也。
奇偶之数各二十者,皆两仪也,以一二三四为六七八九者,四象也。
一二三四而含九八七六,纵横十五而互为七八九六,四象也。
析四方之合以为《乾》、《坤》、《坎》、《离》,补四隅之空以为《兑》、《震》、《巽》、《艮》者,八卦也;
四方之正以为《乾》、《坤》、《坎》、《离》,四隅之偏以为《兑》、《震》、《巽》、《艮》,则亦八卦也」。
且毕之曰「又安知《图》之不为《书》,《书》之不为《图》也邪」!
由是观之,公之说若与文公异,而未尝不与之合也。
《备遗》既脱稿,当路以之传闻,悉上送官,籍记后省,而公老矣,亡禄即世。
其子起予在丙子岁以示千之,时方干戈抢攘,欲考订肯綮未皇也。
明年,起予即世,仲子起潜独抱手泽于风波溟涬中,十有八年于兹。
公遗言:「我书必得能一为序」。
于是缮写成编,惠而好我,口授手画,亹亹忘倦。
其间视旧书多所补正,犹司马子长成一家言于周南执手之后,而《太玄》可无俟后世之子云
幸哉,有子如此夫!
千之少以三《礼》从公之族子元夫先生游,辱公忘年定交,虽不获面受此书,请问论著大指,厥既从起潜尽见其书而读之,窃窥其槩,后死不佞,序焉敢辞!
起予名士可,世登右科,起潜名士立。
癸巳腊月朔林千之能一序。
按:《三易备遗》卷首,通志堂经解本。
王少卿母太硕人文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四一、《后乐集》卷一九、《永乐大典》卷一四○五○
柔懿维则,寿考且仁。
肃穆妇仪,光于德门
笃生贤子,秉是正直。
载旃万里,名震殊域。
挺挺风烈,忘身徇公。
猗欤母训,实维教忠。
自镇神皋,贰卿寺。
荣奉板舆,有华䌽侍。
象服鱼轩,曷不百年?
嗟嗟淑德,沄沄逝川。
瞻睇慈帏,登拜弗及。
菲奠寓诚,涕泗于邑
宋故寿安县太君任氏墓志铭熙宁五年正月 宋 · 马仲甫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五七
夫人姓任氏,曹南人。
曾大父光辅,赠太师中书令封兖国公
大父载,赠尚书令,□中书令封徐国公
父中行,任兵部员外郎,赠工部侍郎
夫人既笄,归钟离尚书瑾之夫人。
尚书初娶宋氏,生三男三女。
夫人既至,舅姑皆不逮事,而岁时享祀,必尽其诚。
母诸子慈爱仁厚,虽钟氏密亲,不以为非己出。
其御事不平而肃,左右女府,未尝见愠色,而乐其法度。
尚书之子多幼,夫人亲教以诗书孝悌,诸子温温然能蹈夫人之训,皆□□成人。
夫人累封寿安县太君,由子贵也。
享年七十有五,熙宁四年二月六日,以疾终于宣州次子景融之官舍。
明年正月二十有九日,葬于庐州合肥县神龙乡南平里,祔尚书之茔。
任氏,大族也。
夫人之伯父康懿公□□□□公,当仁宗朝继践二府,阀阅盛大,耀于一时,夫人隐而不言,若寒家子。
晚尤嗜浮图书,平居乐易,视一切物无纤毫厚薄之间,岂□□□□□至理者欤。
男十人:曰景献真州六合县主簿
景倩庐州舒城县
景裕太常奉礼郎
曰景裔,三班奉职
景融供备库副使
曰景俭,越州□□县□。
景伯水部郎中
景圭殿中丞
曰景行,曰景华,并将作监
景倩、景裕、景裔、景行、景华皆先卒。
女六人:长适都官员外郎宋俅,封永宁县君
次适和县团练参军刘珣。
次适太子洗马李伯昂,封德安县君
次适给事中、充天章阁待制马仲甫封灵昌郡君
次适鼎州司理参军梁宗望。
次适大理寺丞崔□□。
□十四人:闻礼、闻道、渊、涣、湍、深、淑、汶、泾、况、洙、沂、滂、演。
孙女十人:长适进士□□;
次适太子中舍致仕徐宗臣,封永康县君
次适进士侯璹;
次适进士邵常;
次适□州修武县令王左;
次适进士吴子冉;
馀未能行。
状夫人之行,以属□□□□□诸子也。
仲甫忝姻门下,而尤知夫人之行详,义不敢辞,故为□□□□:
□□□□,车服□煌。
夫人之生,淑柔静庄。
于德门,弗逮遵章。
□□□□,虔于享尝。
夫荣子显,封邑之选。
洗马在庭,福禄繁衍。
□□□□,村由礼兴。
刊此铭诗,以告幽远。
景伯书丹,昭信军节度推官刘忠填讳(下缺)(《安徽史学》一九八四年第五期(以上罗国威校点)
)/题下原署:「朝散大夫给事中、充天章阁待制纠察在京刑狱、□知通银台司□门下封驳事、曹州提举进奏院判尚书礼部□勾当三班院柱国扶风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二百户、赐紫金鱼袋马仲甫撰」。
石经跋 南宋 · 张演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七二、《全蜀艺文志》卷五九、万历《四川总志》卷三六、《蜀藻幽胜录》卷四、《蜀中广记》卷九一、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七、嘉庆《华阳县志》卷三九、咸丰《锦江书院记略》卷三、民国《崇庆县志·文徵·县人文》、《宋代蜀文辑存》卷六五
石经本末,丞相洪公论载于《隶释》详矣。
洪公所未及者,今粗见于此。
唐章怀太子引《洛阳记》注范蔚宗《后汉书》,称石经凡四十六碑,及高澄迁石经于邺,《通鉴》所书为五十二碑。
东汉历魏、晋、宋,数百年间,洛阳数被兵,此碑当有毁者,其迁于邺,乃视《洛阳记》多六焉,疑《洛阳记》未详也。
碑制高一丈,广四尺。
六经文多,必非四十六碑所能尽者。
常山公河南志》称石经凡七十三碑。
常山公博物洽闻,欧阳文忠每以古今疑事咨之,《河南》所书,必有据依矣。
后周代齐,毁碑以为炮石。
高纬昏乱,两阵胜负之顷,犹需孽妇一观,遂以其国输后周,复何有于石经!
则此碑之残缺亦宜也。
贞观考古,止得石经数段,其传于今者亦可知其无几矣。
蔡邕本传称「自书丹于碑」,不知何体书。
今世所传皆为隶体。
至《儒林传序》则云「为古文、篆、隶三体书法以相参检」,注言「古文谓孔氏中书」。
以演考之,孔壁所藏皆科斗文字,孔安国武帝之世,已称科斗书无能知者,其承诏为《尚书》五十九篇作传,为隶古定,不复从科斗古文,独安能具三体书法于安国之后二百年哉?
汉建武际,杜林避地河西,得古文《尚书》一轴,诸儒共传宝之。
一轴已为世所珍如此。
熹平距建武又几载,乃谓六经悉能为古文,非事情也。
或者以三体参检其文,而书丹于碑则定为隶,亦如安国之书传耶?
《儒林传序》疑字有误者。
初,正定六经,与堂溪典等数人同受诏,今六经字体不一,当是时书丹者亦不独也。
姑识其末,以俟博识之君子。
光大先天图义序 宋末元初 · 牟巘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二八、《陵阳先生集》卷一二
子发先天之秘,不过四图。
然自一分而二推之,至于无穷。
邵子以为犹根之有干,干之有枝,愈大则愈小,愈细则愈繁。
而朱子亦云本是小底,变成大底,到那大处而变成小。
似非假图以明之,则四图之义未易悉究。
是以朱子谓东北以之西南,便是自否以之泰,是两角尖射,上与乾坤相对。
又谓邵子「天地定位,否泰反类」诗八句,是说方图中两交股处,意欲分作四层看。
又谓「文王八卦,应地之方」,是邵子见得四正卦,生出四角,是方底意思。
皆若有取于图者。
严君养晦,心通于《易》,尝取《方圆》、《定位》二图,演之为四十九图,毫分缕析,如机织之错综经纬,布置粲然可睹,而未始有所牵合穿凿,大抵一本于邵子、朱子之说。
如八卦相错、一卦分八卦、上下顺逆、对待博易、数从中起、天根月窟、乾坤六子纵横之类,皆有以发其义,遽数之不能终乙。
自非潜玩默察,先具此图于胸中,安能与之吻合乎?
亦可谓精且详矣。
最后一图,乃《易》之所谓「太极」,子所谓道即太极,心即太极,而朱子所谓象数未形之全体也,两仪四象之所攸生也。
今顾列于诸图之后,严君之意,自流溯源,盖欲复其性初于寂然不动之时。
尤见先天图心法,是当求之象数之外。
高康王墓志1187年2月3日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三六、《渭南文集》卷二七、《放翁题跋》卷二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
王岐公文章闳丽,有西汉风,而宋常山公书法森严,实传钟张古学。
方裕陵致孝宝慈,极天下养,故并命两公彰显高氏先王功烈,以诏万世,可以为宠光矣。
中更乱离,而墨本宝藏如新,殆有神物护持云。
淳熙十四年二月三日笠泽陆某谨识。
跋京本家语1194年闰10月4日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三七、《渭南文集》卷二八、《放翁题跋》卷三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本朝藏书之家,独称李邯郸公、宋常山公,所蓄皆不减三万卷
而宋书校雠尤为精详,不幸两遭回禄之祸,而方策扫地矣。
李氏书,属靖康之变,金人犯阙,散亡皆尽。
收书之富,独称江浙。
继而胡骑南骛,州县悉遭焚劫,异时藏书之家,百不存一。
纵有在者,又皆零落不全。
予旧收此书,得自京师,中遭兵火之馀,一日于故箧中偶寻得之,而虫龁鼠伤,殆无全幅。
缀缉累日,仅能成帙。
乃命工裁去四周所损者,别以纸装背之,遂成全书。
呜呼!
予老懒目昏,虽不复读,然嗜书之心,固未衰也。
后世子孙知此书得存之如此,则其馀诸书幸而存者,为予宝惜之。
绍兴戊午十月七日,双清堂书。
后五十有七年,复脱坏不可挟。
子聿亟装缉之,持以相示。
方先少保书此时,某年十四,今七十矣,不觉老泪之濡睫也。
绍熙甲寅闰月四日,第三男中大夫某谨识。
司马光故妻张氏温国夫人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五二、《苏文忠公全集》卷三八
敕:夫妇之好,义同宾友。
勤瘁相成于艰难之中,而死生契阔于安乐之后。
朕闻其事,恻然伤之。
具官某故妻某氏,少以女士,不勤姆师。
于德门,克有令问。
从我元老,辞宠居约。
游神清净之庭,守德寂寞之宅。
始终之际,无愧古人。
我有宠章,慰其永逝。
其正名于大国,以从姑于九原。
可。
故推诚奉义翊戴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右金吾卫上将军上柱国许国公食邑五千户食实封一千三百户赠太子太师太原王公墓志铭(并序建隆元年二月 北宋 · 杨廷美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
周显德二年十二月五日开府仪同三司右金吾卫上将军检校太师许国公王公薨于位。
皇上废朝,󲦤绅泫涕,诏赠太子太师
大宋建隆元年春二月十四日甲申,迁葬于河南县紫宅乡宣武管宋村,礼也。
公之得姓,公之门阀,公之勋庸,公之胤嗣,有国史焉,有家谍焉,有丰碑焉,有行状焉,此不书。
但叙历任官秩,丧葬年辰而已。
公讳守恩字保信
太原人,故明宗皇帝佐命元勋、太师、赠尚书令韩王之子也。
体貌魁杰,器宇宏深。
绍弓冶于德门,建功名于圣代。
明宗九三潜跃,委质于和门;
及九五飞翔,策勋于绛阙。
始授东头供奉官,相次授洛苑、六宅、尚食等使,加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
戊子岁,上有事于圆丘,升坛之日,诏以与皇孙为夹侍使。
寻授左羽林军将军,未几授宫苑使
庚寅岁辽州刺史,俾昼锦于故乡也。
秩满授左武卫大将军,爵开国男,邑三百户
寻进爵开国子,邑五百户。
晋高祖之有天下也,授检校司空大内皇城使
未期,再牧于辽。
寻转卫州刺史
丁先王忧,毁瘠过礼。
起复授右千牛卫大将军,爵开国伯,邑七百户。
又转左屯卫、右领军、左骁卫大将军
累被宠灵,居官次。
凡居委任,皆著勤劳。
虽居拱极之班,每切奉亲之孝。
以太夫人在潞州,上章宁觐。
适遇犬戎咆𠷺,晋祚凌夷,天人合发于煞机,皇纬谁当于帝座。
区区少主,不如归命之侯;
嗷嗷苍生,真比在庖之肉。
时潞帅相国张公惧兹魁首,奔赴梁园,天假壮图,请公巡警
乘秋雕鹗,方呈天外之姿;
得水鲛龙,非复池中之物。
公英雄奋发,机略潜生。
推戴并汾,扫除凶丑。
于是扼天井,控壶关,蕃将惧公而靡旗,汉祖赖公而称帝。
境才数舍,众无一旅,六合涂炭而潞民以宁,盖公之雄才庙算也。
即授公光禄大夫检校太保昭义军节度,泽、潞等州观察处置等使
相次授开国佐命忠节功臣潞州大都督长史特进检校太尉进爵开国侯食邑一千户。
未几授静难军节度,邠、宁、庆、衍等州观察处置营田押蕃落等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封开国公,邑二千户,实封五百户
丁太夫人忧,孝将灭性。
寻起复,授镇军大将军右金吾卫上将军员外置同正员,夺情之异数也。
二年永兴军节度使,寻授检校太师西京留守尹正神都,保釐洛邑也。
三年躬趋象阙,入觐龙颜,授推诚奉义戴功臣进爵莒国公,增邑四千户,实封一千一百户右领军卫上将军,处明廷而冠环卫也。
太祖皇帝应天顺人,握图御极,授右金吾卫上将军进爵许国公,增邑四千五百户,实封一千三百户,隆宠泽也。
世宗嗣位,授开府仪同三司,增邑五千户,彰覃庆也。
方将再提虎印,重领雄藩,忽婴二竖之祅,俄梦两楹之奠。
即世之日,年五十四。
公始从筮仕,迄至归全,所锡功臣自开国佐命忠节,至推诚奉义翊戴;
所授官自尚书右仆射司空太保太尉,至太师
所授阶自银青、金紫,历光禄特进,至开府仪同三司
所任职自东头供奉官,历洛苑、六宅、尚食、宫苑、皇城等使,至同平章事
所授封爵自开国男,历子、伯、侯,至许国公
所授勋自柱国,至上柱国
所食封自三百户,历五百、一千、二千、四千、四千五百,至五千户
封自五百户,历一千一百,至一千三百户;
所理郡再牧辽,一临卫;
所临镇潞、邠、雍、西京留守
所授朝班自左羽林军左武卫右千牛卫右屯卫右领军卫左骁卫大将军右领卫右金吾卫上将军
薨赠太子太师
呜呼!
公才兼文武,智实变通。
契叶风云,位崇将相
唐朝旧德,汉室勋贤。
既得志而复得时,虽非寿而且非夭。
存殁之盛,其谁可侔!
诚间世之伟人也。
嗣子继昌等承家有则,在疚得仪。
虞深谷以为陵,刻徽猷而在石。
铭曰:
箕山之精,汾水之英。
降我王公,为国之祯。
辉华门阀,煜赫功名。
世济其美,莫之与京。
鳞翼早攀,风云玄契。
叠掌内司,累登环卫
幨帏出牧,宽猛相济。
展我宏才,宜乎乱世。
天地之否,犬戎猖狂。
资我王公,翼于汉皇。
二仪再造,四维重张。
三公衮冕,上将旂常。
节制雄权,保釐重寄。
宣□惠和忠肃恭懿
卫、霍勋业,萧、曹名器。
何用不臧,水舟陆骥。
云北落,星□中台
□□□□,交亲尽哀。
洛城之西,邙山之隈。
斯为玄宅,魂兮归来!
按:国家图书馆藏拓片·墓志三六八二。
先天 明 · 罗洪先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念庵文集卷二十二
图书曾识先天象,却恨无言自仲尼
岂意二千馀岁后,更闻三十六宫三十六宫之说始于邵子以反覆卦观之即六十四卦反覆含阴阳意故曰朝屯暮蒙又曰损益见义)
天根已属阳生候,月窟初含刚反基。
说向世儒浑未悟,不知康节果谁师。
对开渠判 唐 · 寇泚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七十一
岐州刺史马回奏开渠与人相假贷岁课不时入执事以为劳无成将议裁贬:蒲密之化。
郑白之饶。
沟洫可以立人。
秦汉斯焉定霸
豳风载陈于王业。
瓠口深著于氓谣。
故典农中郎明济河于兴废。
都尉定邦国于锱铢。
眷彼循良。
义存俯企。
马回中和践化。
右翊班条。
以为邺下墱流。
功成于舄卤。
南阳疏亩。
富埒于京坻。
虽开凿方勤。
而清閒每就。
假多惭于邵父。
终有协于倪公。
傥秋蟀春鹒。
人乐疲于力役。
杏花菖叶。
农靡阙于耕桑。
输税若或先时。
菽粟何妨殷积。
详刑议狱。
讵曰攸宜。
奉国军节度使彭城钱公碑铭乾德五年四月 宋初 · 崔仁冀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
呜呼!
鲁诔宣尼,谓「旻天不吊」;
齐铭文献,谓「半岳摧峰」。
彼惟叹哲,此乃伤宗。
终始礼全,傥有贵乎启足;
短修分定,亦奚甚乎戚容。
我国家系自仙灵,基于神武,岐周孙子,瓜瓞绵绵而逾长;
鲁卫弟兄,棣华韡韡以方盛。
其分宗之大,创业之高,班布前书,焕列今史,可得而略焉。
公即武肃王之孙、文穆王之第十子、今大元帅吴越国王之大弟也,讳亿字延世钱塘人也。
天垂象而列为公辅,岳炳灵而诞作英髦。
神清如水鉴旁辉,表异而山庭上耸。
未当就傅之岁,已有能文之性。
采蜡珠而为凤,智与识偕;
溲鸡白以成碑,辞兼理胜。
生七岁而后异,志千里以自然。
骊珠擅爱于掌中,凤綍推恩于膝下。
未出閤岁,制授尚书礼部郎中,寻改中直都指挥使检校司徒开国伯食邑七百户。
罢南宫之锦帐,讲上将之玉钤。
鸿羽渐升,犀渠是肃。
辛丑岁文穆王升遐八极,中献王缵服二邦。
继体守文,乍洽舆人之望;
自家刑国,先推睦族之恩。
天福八年六月,授公起复云麾将军检校太子太保,寻历太傅太尉尚书右仆射开国侯,加食邑至一千五百户。
端右才仪于庭鹭,具瞻旋逼于台鸾,俄自五宗,言同三品。
丁未岁,我上应楚庭之当拜,副代邸之奉迎,乾坤定位于太初,雷雨覃恩于洪覆。
指栖鸡之𡏝,将正阶司;
顾审像之求,不遐天序。
尧俞所属,康诰屡行。
公于是大空土之资,真济川之秩,监董狐之史笔,总天禄之殿书。
宗相燮和而惟允,霸君垂拱以仰成。
未几,上以镕山煮海之权,富国强兵之本,式资心计,以赡军须。
乾祐元年四月,委公判两浙盐铁,仍封新定郡公,加食邑五百户。
夜思经济,岂惟师孔仅前修;
岁入羡盈,不假辟李华旁赞。
四明提封千里,云屋万家。
贡分于齿革羽毛,俗殷于鱼盐蜃蛤。
南琛交贸,有蛮舶以时来;
东道送迎,有皇华而岁至。
慎选兹任,非亲勿居。
明年五月,授公判四明诸军事
《易》利建侯,《诗》优布政,揽辔有苏舒之志,下车多惠爱之方。
南亩啬夫决渠降雨之利;
东野编户,安熬波出素之业。
歌来暮朝议陟明。
属我上守位以仁,因心则友。
念犬牙之相制,式赖亲亲;
当龙首之高居,常回眷眷。
奉纶言而奖授,择宝器以颁宣,骆驿道途,蝉联岁序。
其间拥旄入觐,执玉在庭,每将梁孝同居,亲为东平行邸,恩光不二,礼分特高。
故得大国进封,遥裂剪鹑之壤;
群官处长,兼同浴凤之仪。
显德初,丁周国明懿善庆太夫人忧,寻从泣血之中,仰奉夺情之典。
大宋皇帝起陆龛难,应天革命,以我上秉三世之大节,北面尊周,率万国之诸侯,同心戴舜,霸业腾高于践土,宠章荫及于在原,建隆元年,敕命公为奉国军节度使
自膺帝命,弥励政经。
内和民人,外固封守。
福星坐照,周旋六考之间;
甘雨行随,康济一方之内。
必谓受禄未艾,介福犹登。
无何方寸之间,忽遘在肓之疾。
台星中折,司空早自知亡;
丧气东行,荆太守俄钟此衅。
乾德五年春二月丁卯,薨于府城之正寝,享寿凡二百二十六甲子。
哀闻达听,痛轸上心,七日罢朝,百官奉慰。
博议易名之典,广求监护之才,制赠官谥曰「康宪」。
其年四月庚申,葬于本军奉化县禽孝乡白石里之原,礼也。
守龟告日,踣马开茔。
哀引长驱,指蒿埏而去去;
悲风四起,咽笳吹以凄凄。
北邙永閟于幽扃,南氏空书夫遗绩。
公星潢演派,虹玉滋苗。
出藩入辅之才,谅由天赋;
纬武经文之业,且见日新。
其政理也,简静为先,缓猛相济,爱如冬日,穆若清风。
班铁尺于旗亭,市无二价;
设缿筒于闾里,路不拾遗。
其课绩也,舆赋均登,逋民襁负。
疏鹄陂而资溉注,创鳌榭以胜追游。
设险守邦,大峻金墉之制;
树碑纪绩,亲刊黄绢之辞。
文学也,洞究百家,冥搜万象。
蝌蚪书出于鲁壁,芙蓉诗生在谢塘。
玉如意之挥时,纷纷兼讲;
铜钵声之敲处,续续成章。
其伎艺也,授剑术于猿公,传弓声于雁将。
章呈擅敏,草圣推工。
顾误曲于坐隅,五音潜别;
覆残棋于碑背,一路无遗。
其风度也,玉海千寻,黄陂万顷。
折旋中矩,终宴不疲。
映漉巾,陶亮乃羲皇客;
雪沾鹤氅,王恭神仙中人
其理性也,得古佛之指归,经祖师之印可。
鍊宝结生天之果,布金追陟屺之恩。
启迪言筌,岂止作山阴都讲;
发挥心要,固将同方丈上人。
总是全材,诞为英器。
而乃际吾主隆平之运,极周亲友爱之恩,入专和峤之车,出仗辛毗之节。
况复有厚于国,有庆于家。
康乐凤毛,悉联荣于仕路;
太冲纨素,俱结偶于相门
委大化以如归,考终命而不乱。
斯尽善矣,复何慊哉!
纪是殊政,宜乎大手。
仁翼也,䌽笔惭名,银台辱召,奉纶言而比事,抽轧思以成。
刻在琅玕,远愧乎披文相质;
寘诸冥寞,聊防乎深谷为陵。
谨为铭曰:
东南福地,表里仙冈。
牒称著姓,谶述兴王。
极天基大,积石流长。
秦中鹿走,浙右龙骧。
武祖勃兴,文考光启。
国霸鲁史,家肥戴《礼》。
乃子乃孙,宜兄宜弟。
磐石分封,平台立邸。
国之贵介,才自天生。
蟾供研滴,霞剪诗情。
爰居西邸,是则东平
为霖入用,同气分荣。
地曰句章,州名海岱。
乃辍牢盆,言驱大旆。
六考之间,百城之内,民咏安堵,史书课最。
霸君敦爱,裂地酬勋。
天王覃宠,奉国名军
圭桐旧剪,符玉新分。
如支天柱,如捧日云。
誓著山河,任兼将相
政声,金縢德望。
适赖永藩,忽悲中丧。
影澹三阶,位虚五帐。
鄮山之下,鄞水之滨,令兹兆,择得蒿邻。
风旌飘瞥,露挽酸辛。
为陵有日,大夜无晨。
生理四明,民享馀利。
殁窆四明,神资吉地。
有召棠兮兴歌,有羊碑兮堕泪。
公之德兮公之功,百世可知于锡谥。
按:乾道《四明图经》卷一一,宋元四明六志本。又见《宝庆四明志》卷一,《舆地纪胜》卷一一,《延祐四明志》卷一九,《敬止录》卷一,《四明文献考》卷一三七,天顺宁波郡志》卷一○,雍正浙江通志》卷二三七,光绪奉化县》卷三八。
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圆丘摄事合于中书后阁宿斋移止于集贤院叙怀见寄之作(一作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圜丘行事合于中书宿直移止于集贤院叙情见寄之什)。(一作崔备诗) 盛唐 · 崔曙
五言排律 押支韵
典籍开书府,恩荣避鼎司
郊丘资有事,斋戒守无为。
宿雾蒙琼树,馀香覆玉墀。
进经逢乙夜,展礼值明时。
勋共山河列,名同竹帛垂。
年年佐尧舜,相与致雍熙。
代回洪筠州樇启 南宋 · 李刘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九○、《梅亭先生四六标准》卷二八
解龟庸蜀,分虎勾吴。
惟筠为州,号西江道院
与鄱接境,得北道之主人。
民起来暮之歌,公有衣昼之宠。
恭惟某官流芳名阀,腾茂通材。
单父之琴,全牛自解;
河阳之幕,凡马皆空。
方梦翼以朝天,遽扪参而历井。
惟良作牧,所去见思。
乃若高安之城,亦出锦江之水。
举头见日,知渐近之使然;
有脚行春,计无远之弗届。
某重游碧落,转觉黄昏。
十部从事之来,敢无酬于记室
三公刺史之入,愿益大于相门
为人祭李舍人 盛唐 · 王维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二十七
年月日。
某以茶药之奠。
祭于故舍人李公之灵。
呜呼。
见人多矣。
未有如子。
于德门
长于贵里。
名高江夏之童。
貌夺河阳之美。
行比颜曾。
才兼文史。
含恣轻肥。
抑偃纨绮。
恶如涕唾。
弃如尘滓。
比布衣以同年。
甘蔬食而没齿。
呜呼。
深入度门。
高居道源。
独一静处。
寂默无言。
待草诫之真性。
归化光之法尊。
旷无净染。
顿离尘根。
岂期昨日分首。
别离未久。
万法皆空。
一生何有。
无馀涅槃。
应无所受。
无漏智慧。
斯为不朽。
予以凡情。
哀哀其后。
世相谓然。
道心斯丑。
敢不从俗。
子其无咎。
无为彦济贡元手简(六) 北宋 · 李之仪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一六、《姑溪居士文集》卷二八、《永乐大典》卷一一三六九
日者玉趾少留,获承款晤,遽别,不忘瞻跂。
改岁尚寒,不审日来起居何似?
春试必在高名,相远,闻之不时,尚阻庆问。
其如久屈轩举,似于德门俊望为未满,兹其时矣。
得报,即图申叙。
林给事母文 宋 · 林季仲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二一、《竹轩杂著》卷六、《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三
猗欤夫人,夙有淑姿。
于德门,室家具宜。
良人偕老,鬓发雪垂。
同坐堂上,环立佳儿。
金章焜耀,间错彩衣。
终始光荣,恨一无遗。
其如孝子,罔极是思。
某尝获升堂,瞻拜令仪。
展诚薄醊,侑以斯词。
尚飨。